文学与翻译:
一个机会
增进了解
Maalan V. Narayanan (India)
我来自一个用24种语言写作并讲数百种方言的国家. 在这24种语言中,有五种是古典语言,这意味着它们已存在了2000多年. 它们的剧本和口音各不相同。文学是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我们通过翻译了解彼此的情感,尊重价值观并交换意见.
文学是心灵的音乐。翻译是思想的魔力。我们每天都在体验这一点,尤其是当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时.
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与我的语言泰米尔语一样古老. 在第二世纪,Chola帝国遍布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锡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印度尼西亚拥有领土权. Cholas控制了马六甲和Su他海峡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们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征服在中世纪马来编年史Sejarah Melaya中有所描述。
他们将海峡控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以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据中国宋朝报道,Chola国王Kulothunga的一个大使馆于公元1077年到达中国法院。这个大使馆是一个贸易企业,他们返回了81,800串铜币以换取香料
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少数商品的交易,而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思想,艺术和科学交流。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来自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游客如Fa Hein(法西安),Hiuen Tsang(Xuanxang)
等人通过这些古老的路线访问了印度,马可波罗在穿越丝绸之路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宏伟
阿拉伯人从印度和中国学习数学和医学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像代数这样的新科学,这些科学在适当的时候被欧洲采用。世界人口第一次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交换意见。世界人口的习惯,文化和生计受到来自不同土地的知识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是民生的节奏和文化的宝库。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兴和振兴文学传播的机会. 培养文学是培育文化。当文化得以持续时,它确保了人类的积极成
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多边文学交流不仅将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铺平道路 也将激励该地区的人民。我想在这里回顾一下浙江女性革命中国诗人秋瑾的线条和生活如何激发了距离印度南部Puducherry 3000英里的女性。印度伟大的国家诗人Subramania Bharathi 译了秋瑾的传记素描, 于1918年5月在泰米尔语的亚洲评论杂志上发表。 他描述了她在福建厦门出生后的生活,她不愉快的婚姻,她的日本之旅,她与孙中山的关系,她与革命社会的联系,过度抛弃了Quing王朝,她的期刊,她的口才,最后她的执行在31岁。他甚至翻译了她的一个演讲和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被用来教育印度妇女的权利,并激励她们寻求自己的权利。在英国统治下,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可以记住,这种翻译是在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当沟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完成的!
但对于那些了解巴拉希的人来说,选择归津的诗歌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就是女性权利的斗士。但对于我们来说,当台湾诗人Yu Hsi转发将选定的Bharathi诗歌翻译成普通话时,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Yu博士还翻译了Thirukural,这是一个经典的泰米尔语文本,由1330个对联组成,强调普遍的兄弟情谊,真理和其他道德价值观。这是圣诗人Thiruvalluvar最重要的泰米尔语作品之一。
“我承认Tirukkural是一个通用的经文,因为没有具体提及任何特定的种族,宗教,国家或规则”,Yu Hsi在获得翻译奖时说道。
Kural文本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由Cheng His 于1967 年制作, 由马来亚大学印度研究系出版并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能有趣的是,Thirukural和经典伦韵中的儒家谚语在很多方面相似。 Thiruvalluvar和孔子都强调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行为。与Thiruvalluvar相似,孔子主张正义包含人类原则,除了仁慈,正义,忠诚和可信赖的美德作为生活的基础。
石井是305本诗集,应该是由孔子制作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本书,由印度外交官Sridharan Madhusudhanan翻译成泰米尔语。 Sridharan说:“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泰米尔人的Sangam文学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引用现代文学的最新例子,我很高兴与您分享我的一篇短篇小说,Thappu Kanakku(错误的数学)被翻译成中文。我在这里附上了一份副本,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
从中国人到泰米尔语的翻译工具已经到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服务负责人赵江女士和她的同事们编写了一份中文 - 泰米尔语词汇表。当然,翻译并没有将单词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它超越了文字。如果不了解美学,精神和文化习语,那么好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地语是印度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印度北部。一些印地语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2016年1月,在德里发行了由15世纪盲人诗人苏达斯(Surdas)收集的灵魂诗集Sursagar的中文译本。译文由一位着名的中国学者江景奎教授完成。蒋景奎教授是北京大学印地语系主任和南亚研究主任。
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和印度经典和当代作品在互惠基础上的计划翻译系列的开始,这一倡议在中国总理勒克强先生与当时的印度总理博士达成的联合公报中得到提及。曼莫汉辛格于2013年5月在新德里举行
随后两国领导人的文化倡议得到了加强。选择翻译成印地语的一些中国文学是:孔子和儒家经典;宣唐与大唐时期的西游记;巴金和他的代表作“家庭”;老舍和骆驼男孩;茅盾和他的午夜;郭沫若选集;冰心和她的代表作品;徐志摩及其入选作品;王蒙和万岁青年;刘振宇,看起来很美; A Lai和Red Poppies;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互动;陈忠实和白鹿平原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两个事实:
1.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从两种相似的古代文化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文献的翻译并非不可能。所需要的只是两国作家之间的主动性和合作
2.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不信任。最好通过各国之间通过翻译进行多边文学交流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要求广东省作家协会制定计划,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翻译项目。建立一个委员会,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该项目,这可能是有用的。我愿意为这一倡议提供最好的支持。
我感谢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的看法。
***
Annexure to my speech
:错算
玛兰
译自谈米尔文
贾娜妮迫不及待地期盼阿公快点来到她身边。
她有个问题急着要问阿公,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问阿公——她数学考题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
贾娜妮又一次拿起试卷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题的答案上被划了一条红线,一旁还写着一个大大的“0”。贾娜妮四岁的小脑袋里当然清楚知道“0”是什么意思——她答错了。可是7 x 2 = 14怎么会错呢?就是这一点她怎么也想不通。
贾娜妮上个月刚满四岁,但是她格外机灵,不像一般四岁的孩子。她的手一刻都停不下来,总要搞些恶作剧;她的小嘴总是忙着问东问西——“海为什么是蓝的?”、“树为什么是青的?”、“闪光纸是从哪里来的?”、“牛淋了雨会不会感冒?”、“电脑为何什么都知道?”、“难道上帝是电脑吗?”
只要一回答贾娜妮那一大堆的问题,就像捅了马蜂窝那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地飞涌出来。当她像连珠炮似地问了又问时,爸爸会对她说:“好了, 孩子,够了。”要不就是妈妈劝她停下来:“宝贝,你不该这样说话。”
但是,阿公就不一样。他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所有的问题,不恼怒,不厌倦,甚至兴致勃勃地,似乎他自己也是个好奇的孩子似的。 他慢慢地教她怎样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告诉她:“打破常理思考问题,往往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教导她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他会先在计算器上按出数字“7”,再把它倒过来,告诉她那是淡米尔文的字母“ட”;他会按出数字“3”,然后倒过来,对她说那是英文字母“E”;他还说数字“0”就是英文字母“O”。
贾娜妮想:要是问阿公,他就能解释为什么她的答案是错的了。
阿公终于来了。他一看试卷就大惊失色道:“什么?零分?是什么题目?快给我看看。” 他一把抓起试卷,大声读出题目: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他再打开贾娜妮的答卷,见到她的答案是 “7 X 2 = 14”,老师在她的答案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叉,还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 “0”。
“答错了吗,阿公?怎么会错呢?”
“这就是我搞不懂的地方啊!”
第二天,阿公请了假,陪贾娜妮去学校,单独见了她的数学老师,并把卷子带去给她看。
“老师,这个答案错在哪里?”
数学老师并没有接过他手中的卷子,只是瞥了一眼。
“哦!你是说这道题啊?”
“为什么错了呢?”
“把题目答错了。”
“怎么错了?”
老师摆了摆手,示意阿公不要再说下去。
“我会告诉你为什么错了。这道题我们先前在课堂上已经解答过了。”
“是怎么解答的?”
“一个星期有七天,所以两个星期就该是2 x 7 = 14。”
“就算这样,孩子的答案是7 x 2 = 14,有什么不妥呢?”
“答错啦,她应该完全按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答题。我们教的是2 x 7 = 14,而她的算法是7 x 2 = 14,这就错啦!”
“老师,这不公平!”阿公大声争辩道:“我要向校长投诉。”
“那就请便吧。” 教师满不在乎地回应。
阿公见了校长。校长摘下戴在鼻梁上的眼镜,换上一副老花眼镜,把问卷和答卷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认真地听着阿公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请等一下,我要查查这是怎么回事。”校长说。
贾娜妮的数学老师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她手里还拿着数学练习册,仿佛早就知道会被叫来问话。
“这是为什么?” 校长问她。
“校长,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作过这道题了。”
数学老师把练习册放在校长桌子上,然后打开。
“可是这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写出同样的答案。”
“那又怎样?难道7 x 2 = 14错了吗?”阿公生气地问。
“事情也不全是这样,出这道题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老师解释说。
“抱歉,这位先生,这样看来是您的孙女上课不专心,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教育她!”校长说。
阿公听了猛地站了起来,把椅子往后一推,转身就走。
见教育部官员要等两个多小时,阿公坐在办公室外走廊的长凳上等候接见。其间,他看到进进出出教育部官员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拿着一叠叠的文件,给他批阅签字。教育部官员批完了文件,又要马上出去办事。离开之前,他将贾娜妮的阿公请进了办公室。
教育部官员说:“先生,我有急事要外出处理,请在五分钟内把事情说完。”
阿公迅速地叙述事情的经过,可是话还没讲完就被这位官员打断了。
“幼稚园的高年级和低年级不归我们管。”他说。
“尽管这样,您不觉得事情不公平吗?”
“什么?”
“给正确的答案打零分?”
“我不能说您孙女的答案完全错了,应该是部分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沉思了一下。
“您可以给我一封信说明她的答题有部分正确吗?”
“我们不能白纸黑字地写给你。”
“不能写7 x 2 = 14吗?”
“不是这样。 这事一来超出了我的权限, 二来连甘地都曾经说过,做事不仅结果要正确,使用的方法也要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不知道是否该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教育部长,讨个公道。他想:在把事情闹大以前,至少要先跟贾娜妮的父母谈谈。事实上,他们或许会对他自作主张,将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而感到不满与不安。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最后都是他们的孩子——贾娜妮,去面对因他这个阿公的鲁莽举动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他们肯定不会对孩子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而无动于衷。当天晚上,他在餐桌上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贾娜妮的父母。
“爸,老师也许错了。可是贾娜妮为什么不严格按照老师所教的去答题呢?”贾娜妮的父亲说。
“这个嘛,她是没完全照答,不过这有错吗?”
“可她为什么不照答呢?”贾娜妮的妈妈问。
“那就问她吧。”
“贾娜妮!”贾娜妮的爸爸厉声喊道。
贾娜妮朝爸爸跑过来,问道:“什么事, 爸爸?”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贾娜妮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问跟试卷相同的问题。
“14。”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怎么算的?”
“7乘以2等于14。”
“为什么要乘以2?一个星期有七天,应该是2乘以7, 对不对?”
“不对,阿公。一个星期有一个星期天、一个星期一、一个星期二……,一共七天,两个星期就有两个星期天、两个星期一、两个星期二……”,她开始扳着手指算起数来。“这样, 七天,每天有两次,这就是为什么要七乘以二。”
“讲得好!”阿公大声喝彩。
“这就是创新思维。全班同学都像鹦鹉学舌,照搬老师教的算法,只有你懂得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意!这就是智慧!” 阿公高兴得跳了起来。
“爸,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也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事。”
“你在说什么?”
“别忘了,她是个女孩子,是个想法独特的女孩子。她长大以后就会问很多问题,会质疑我们传承已久的传统和信仰。她会因为想法与众不同而受伤。如果她不能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相融合的话,不仅她自己要受罪,而且还会累及他人。
“那又怎样?”
“唉,就完全照你老师教的做题吧。不要自作聪明,好吗?”贾娜妮的爸爸边说边站起来,离开餐桌。
阿公瞪大双眼凝视了贾娜妮片刻,蓦然起身,将贾娜妮紧紧地抱在怀里,眼中闪着泪光。
文学与翻译:
一个机会
增进了解
Maalan V. Narayanan (India)
我来自一个用24种语言写作并讲数百种方言的国家.
在这24种语言中,有五种是古典语言,这意味着它们已存在了2000多年.
它们的剧本和口音各不相同。文学是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我们通过翻译了解彼此的情感,尊重价值观并交换意见.
文学是心灵的音乐。翻译是思想的魔力。我们每天都在体验这一点,尤其是当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时.
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与我的语言泰米尔语一样古老. 在第二世纪,Chola帝国遍布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锡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印度尼西亚拥有领土权. Cholas控制了马六甲和Su他海峡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们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征服在中世纪马来编年史Sejarah Melaya中有所描述。
他们将海峡控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以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据中国宋朝报道,Chola国王Kulothunga的一个大使馆于公元1077年到达中国法院。这个大使馆是一个贸易企业,他们返回了81,800串铜币以换取香料
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少数商品的交易,而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思想,艺术和科学交流。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来自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游客如Fa Hein(法西安),Hiuen Tsang(Xuanxang)
等人通过这些古老的路线访问了印度,马可波罗在穿越丝绸之路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宏伟
阿拉伯人从印度和中国学习数学和医学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像代数这样的新科学,这些科学在适当的时候被欧洲采用。世界人口第一次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交换意见。世界人口的习惯,文化和生计受到来自不同土地的知识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是民生的节奏和文化的宝库。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兴和振兴文学传播的机会. 培养文学是培育文化。当文化得以持续时,它确保了人类的积极成
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多边文学交流不仅将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铺平道路 也将激励该地区的人民。我想在这里回顾一下浙江女性革命中国诗人秋瑾的线条和生活如何激发了距离印度南部Puducherry 3000英里的女性。印度伟大的国家诗人Subramania Bharathi 译了秋瑾的传记素描, 于1918年5月在泰米尔语的亚洲评论杂志上发表。 他描述了她在福建厦门出生后的生活,她不愉快的婚姻,她的日本之旅,她与孙中山的关系,她与革命社会的联系,过度抛弃了Quing王朝,她的期刊,她的口才,最后她的执行在31岁。他甚至翻译了她的一个演讲和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被用来教育印度妇女的权利,并激励她们寻求自己的权利。在英国统治下,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可以记住,这种翻译是在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当沟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完成的!
但对于那些了解巴拉希的人来说,选择归津的诗歌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就是女性权利的斗士。但对于我们来说,当台湾诗人Yu Hsi转发将选定的Bharathi诗歌翻译成普通话时,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Yu博士还翻译了Thirukural,这是一个经典的泰米尔语文本,由1330个对联组成,强调普遍的兄弟情谊,真理和其他道德价值观。这是圣诗人Thiruvalluvar最重要的泰米尔语作品之一。
“我承认Tirukkural是一个通用的经文,因为没有具体提及任何特定的种族,宗教,国家或规则”,Yu Hsi在获得翻译奖时说道。
Kural文本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由Cheng His 于1967 年制作, 由马来亚大学印度研究系出版并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能有趣的是,Thirukural和经典伦韵中的儒家谚语在很多方面相似。 Thiruvalluvar和孔子都强调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行为。与Thiruvalluvar相似,孔子主张正义包含人类原则,除了仁慈,正义,忠诚和可信赖的美德作为生活的基础。
石井是305本诗集,应该是由孔子制作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本书,由印度外交官Sridharan Madhusudhanan翻译成泰米尔语。 Sridharan说:“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泰米尔人的Sangam文学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引用现代文学的最新例子,我很高兴与您分享我的一篇短篇小说,Thappu Kanakku(错误的数学)被翻译成中文。我在这里附上了一份副本,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
从中国人到泰米尔语的翻译工具已经到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服务负责人赵江女士和她的同事们编写了一份中文 - 泰米尔语词汇表。当然,翻译并没有将单词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它超越了文字。如果不了解美学,精神和文化习语,那么好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地语是印度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印度北部。一些印地语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2016年1月,在德里发行了由15世纪盲人诗人苏达斯(Surdas)收集的灵魂诗集Sursagar的中文译本。译文由一位着名的中国学者江景奎教授完成。蒋景奎教授是北京大学印地语系主任和南亚研究主任。
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和印度经典和当代作品在互惠基础上的计划翻译系列的开始,这一倡议在中国总理勒克强先生与当时的印度总理博士达成的联合公报中得到提及。曼莫汉辛格于2013年5月在新德里举行
随后两国领导人的文化倡议得到了加强。选择翻译成印地语的一些中国文学是:孔子和儒家经典;宣唐与大唐时期的西游记;巴金和他的代表作“家庭”;老舍和骆驼男孩;茅盾和他的午夜;郭沫若选集;冰心和她的代表作品;徐志摩及其入选作品;王蒙和万岁青年;刘振宇,看起来很美; A Lai和Red Poppies;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互动;陈忠实和白鹿平原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两个事实:
1.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从两种相似的古代文化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文献的翻译并非不可能。所需要的只是两国作家之间的主动性和合作
2.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不信任。最好通过各国之间通过翻译进行多边文学交流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要求广东省作家协会制定计划,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翻译项目。建立一个委员会,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该项目,这可能是有用的。我愿意为这一倡议提供最好的支持。
我感谢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的看法。
***
Annexure to my speech
:错算
玛兰
译自谈米尔文
贾娜妮迫不及待地期盼阿公快点来到她身边。
她有个问题急着要问阿公,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问阿公——她数学考题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
贾娜妮又一次拿起试卷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题的答案上被划了一条红线,一旁还写着一个大大的“0”。贾娜妮四岁的小脑袋里当然清楚知道“0”是什么意思——她答错了。可是7 x 2 = 14怎么会错呢?就是这一点她怎么也想不通。
贾娜妮上个月刚满四岁,但是她格外机灵,不像一般四岁的孩子。她的手一刻都停不下来,总要搞些恶作剧;她的小嘴总是忙着问东问西——“海为什么是蓝的?”、“树为什么是青的?”、“闪光纸是从哪里来的?”、“牛淋了雨会不会感冒?”、“电脑为何什么都知道?”、“难道上帝是电脑吗?”
只要一回答贾娜妮那一大堆的问题,就像捅了马蜂窝那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地飞涌出来。当她像连珠炮似地问了又问时,爸爸会对她说:“好了, 孩子,够了。”要不就是妈妈劝她停下来:“宝贝,你不该这样说话。”
但是,阿公就不一样。他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所有的问题,不恼怒,不厌倦,甚至兴致勃勃地,似乎他自己也是个好奇的孩子似的。 他慢慢地教她怎样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告诉她:“打破常理思考问题,往往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教导她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他会先在计算器上按出数字“7”,再把它倒过来,告诉她那是淡米尔文的字母“ட”;他会按出数字“3”,然后倒过来,对她说那是英文字母“E”;他还说数字“0”就是英文字母“O”。
贾娜妮想:要是问阿公,他就能解释为什么她的答案是错的了。
阿公终于来了。他一看试卷就大惊失色道:“什么?零分?是什么题目?快给我看看。” 他一把抓起试卷,大声读出题目: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他再打开贾娜妮的答卷,见到她的答案是 “7 X 2 = 14”,老师在她的答案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叉,还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 “0”。
“答错了吗,阿公?怎么会错呢?”
“这就是我搞不懂的地方啊!”
第二天,阿公请了假,陪贾娜妮去学校,单独见了她的数学老师,并把卷子带去给她看。
“老师,这个答案错在哪里?”
数学老师并没有接过他手中的卷子,只是瞥了一眼。
“哦!你是说这道题啊?”
“为什么错了呢?”
“把题目答错了。”
“怎么错了?”
老师摆了摆手,示意阿公不要再说下去。
“我会告诉你为什么错了。这道题我们先前在课堂上已经解答过了。”
“是怎么解答的?”
“一个星期有七天,所以两个星期就该是2 x 7 = 14。”
“就算这样,孩子的答案是7 x 2 = 14,有什么不妥呢?”
“答错啦,她应该完全按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答题。我们教的是2 x 7 = 14,而她的算法是7 x 2 = 14,这就错啦!”
“老师,这不公平!”阿公大声争辩道:“我要向校长投诉。”
“那就请便吧。” 教师满不在乎地回应。
阿公见了校长。校长摘下戴在鼻梁上的眼镜,换上一副老花眼镜,把问卷和答卷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认真地听着阿公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请等一下,我要查查这是怎么回事。”校长说。
贾娜妮的数学老师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她手里还拿着数学练习册,仿佛早就知道会被叫来问话。
“这是为什么?” 校长问她。
“校长,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作过这道题了。”
数学老师把练习册放在校长桌子上,然后打开。
“可是这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写出同样的答案。”
“那又怎样?难道7 x 2 = 14错了吗?”阿公生气地问。
“事情也不全是这样,出这道题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老师解释说。
“抱歉,这位先生,这样看来是您的孙女上课不专心,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教育她!”校长说。
阿公听了猛地站了起来,把椅子往后一推,转身就走。
见教育部官员要等两个多小时,阿公坐在办公室外走廊的长凳上等候接见。其间,他看到进进出出教育部官员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拿着一叠叠的文件,给他批阅签字。教育部官员批完了文件,又要马上出去办事。离开之前,他将贾娜妮的阿公请进了办公室。
教育部官员说:“先生,我有急事要外出处理,请在五分钟内把事情说完。”
阿公迅速地叙述事情的经过,可是话还没讲完就被这位官员打断了。
“幼稚园的高年级和低年级不归我们管。”他说。
“尽管这样,您不觉得事情不公平吗?”
“什么?”
“给正确的答案打零分?”
“我不能说您孙女的答案完全错了,应该是部分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沉思了一下。
“您可以给我一封信说明她的答题有部分正确吗?”
“我们不能白纸黑字地写给你。”
“不能写7 x 2 = 14吗?”
“不是这样。 这事一来超出了我的权限, 二来连甘地都曾经说过,做事不仅结果要正确,使用的方法也要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不知道是否该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教育部长,讨个公道。他想:在把事情闹大以前,至少要先跟贾娜妮的父母谈谈。事实上,他们或许会对他自作主张,将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而感到不满与不安。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最后都是他们的孩子——贾娜妮,去面对因他这个阿公的鲁莽举动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他们肯定不会对孩子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而无动于衷。当天晚上,他在餐桌上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贾娜妮的父母。
“爸,老师也许错了。可是贾娜妮为什么不严格按照老师所教的去答题呢?”贾娜妮的父亲说。
“这个嘛,她是没完全照答,不过这有错吗?”
“可她为什么不照答呢?”贾娜妮的妈妈问。
“那就问她吧。”
“贾娜妮!”贾娜妮的爸爸厉声喊道。
贾娜妮朝爸爸跑过来,问道:“什么事, 爸爸?”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贾娜妮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问跟试卷相同的问题。
“14。”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怎么算的?”
“7乘以2等于14。”
“为什么要乘以2?一个星期有七天,应该是2乘以7, 对不对?”
“不对,阿公。一个星期有一个星期天、一个星期一、一个星期二……,一共七天,两个星期就有两个星期天、两个星期一、两个星期二……”,她开始扳着手指算起数来。“这样, 七天,每天有两次,这就是为什么要七乘以二。”
“讲得好!”阿公大声喝彩。
“这就是创新思维。全班同学都像鹦鹉学舌,照搬老师教的算法,只有你懂得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意!这就是智慧!” 阿公高兴得跳了起来。
“爸,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也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事。”
“你在说什么?”
“别忘了,她是个女孩子,是个想法独特的女孩子。她长大以后就会问很多问题,会质疑我们传承已久的传统和信仰。她会因为想法与众不同而受伤。如果她不能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相融合的话,不仅她自己要受罪,而且还会累及他人。
“那又怎样?”
“唉,就完全照你老师教的做题吧。不要自作聪明,好吗?”贾娜妮的爸爸边说边站起来,离开餐桌。
阿公瞪大双眼凝视了贾娜妮片刻,蓦然起身,将贾娜妮紧紧地抱在怀里,眼中闪着泪光。
文学与翻译 <!-- /* Font Definitions */ @font-face {font-family:"MS Mincho"; panose-1:2 2 6 9 4 2 5 8 3 4; mso-font-alt:"MS 明朝"; mso-font-charset:128;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1610612033 1757936891 16 0 131231 0;} @font-face {font-family:SimSun;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alt:宋体;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680460288 22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MS Gothic"; panose-1:2 11 6 9 7 2 5 8 2 4; mso-font-alt:"MS ゴシック"; mso-font-charset:128;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536870145 1791491579 134217746 0 131231 0;} @font-face {font-family:Latha; panose-1:2 11 6 4 2 2 2 2 2 4;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1048579 0 0 0 1 0;} @font-face {font-family:"Cambria Math"; panose-1:2 4 5 3 5 4 6 3 2 4;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536869121 1107305727 33554432 0 415 0;}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panose-1:2 15 5 2 2 2 4 3 2 4;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469750017 -1073732485 9 0 511 0;} @font-face {font-family:"Trebuchet MS"; panose-1:2 11 6 3 2 2 2 2 2 4;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1671 0 0 0 159 0;} @font-face {font-family:"Open Sans"; panose-1:2 11 6 6 3 5 4 2 2 4;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swiss;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536870161 1073750107 40 0 415 0;} @font-face {font-family:inherit; panose-1:0 0 0 0 0 0 0 0 0 0; mso-font-alt:"Times New Roman"; mso-font-charset:0; mso-generic-font-family:roman; mso-font-format:other; mso-font-pitch:auto; mso-font-signature:0 0 0 0 0 0;} @font-face {font-family:"\@MS Gothic"; panose-1:2 11 6 9 7 2 5 8 2 4; mso-font-charset:128;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536870145 1791491579 134217746 0 131231 0;} @font-face {font-family:"\@SimSun"; panose-1:2 1 6 0 3 1 1 1 1 1; mso-font-charset:134; mso-generic-font-family:auto; mso-font-pitch:variable; mso-font-signature:3 680460288 22 0 262145 0;} @font-face {font-family:"\@MS Mincho"; panose-1:2 2 6 9 4 2 5 8 3 4; mso-font-charset:128; mso-generic-font-family:modern; mso-font-pitch:fixed; mso-font-signature:-1610612033 1757936891 16 0 131231 0;} /* Style Definitions */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mso-style-unhide:no;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argin-top:0cm; margin-right:0cm; margin-bottom:10.0pt; margin-left:0cm; line-height:115%;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Latha;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areast-language:EN-US; mso-bidi-language:AR-SA;} p.MsoFooter, li.MsoFooter, div.MsoFooter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link:"Footer Char";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center 225.65pt right 451.3pt; 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Latha;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areast-language:EN-US; mso-bidi-language:AR-SA;} p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margin-top-alt:auto; margin-right:0cm; mso-margin-bottom-alt:auto; margin-left:0cm;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2.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pre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link:"HTML Preformatted Char"; margin:0cm;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45.8pt 91.6pt 137.4pt 183.2pt 229.0pt 274.8pt 320.6pt 366.4pt 412.2pt 458.0pt 503.8pt 549.6pt 595.4pt 641.2pt 687.0pt 732.8pt;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Courier New";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span.HTMLPreformattedChar {mso-style-name:"HTML Preformatted Char";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unhide:no; mso-style-locked:yes; mso-style-link:"HTML Preformatted"; mso-ansi-font-size:10.0pt; mso-bidi-font-size:10.0pt; font-family:"Courier New"; mso-ascii-font-family:"Courier New"; 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hansi-font-family:"Courier New"; mso-bidi-font-family:"Courier New"; mso-fareast-language:EN-IN; mso-bidi-language:TA;} span.FooterChar {mso-style-name:"Footer Char";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unhide:no; mso-style-locked:yes; mso-style-link:Footer;} .MsoChpDefault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default-props:yes;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latin;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Latha;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areast-language:EN-US; mso-bidi-language:AR-SA;} .MsoPapDefault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argin-bottom:10.0pt; line-height:115%;} @page WordSection1 {size:595.3pt 841.9pt; margin:72.0pt 72.0pt 72.0pt 72.0pt; mso-header-margin:35.4pt; mso-footer-margin:35.4pt; mso-paper-source:0;} div.WordSection1 {page:WordSection1;} --> 文学与翻译: 一个机会 增进了解 Maalan V. Narayanan (India) 我来自一个用24种语言写作并讲数百种方言的国家. 在这24种语言中,有五种是古典语言,这意味着它们已存在了2000多年. 它们的剧本和口音各不相同。文学是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我们通过翻译了解彼此的情感,尊重价值观并交换意见. 文学是心灵的音乐。翻译是思想的魔力。我们每天都在体验这一点,尤其是当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时. 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与我的语言泰米尔语一样古老. 在第二世纪,Chola帝国遍布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锡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印度尼西亚拥有领土权. Cholas控制了马六甲和Su他海峡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们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征服在中世纪马来编年史Sejarah Melaya中有所描述。 他们将海峡控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以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据中国宋朝报道,Chola国王Kulothunga的一个大使馆于公元1077年到达中国法院。这个大使馆是一个贸易企业,他们返回了81,800串铜币以换取香料 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少数商品的交易,而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思想,艺术和科学交流。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来自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游客如Fa Hein(法西安),Hiuen Tsang(Xuanxang) 等人通过这些古老的路线访问了印度,马可波罗在穿越丝绸之路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宏伟 阿拉伯人从印度和中国学习数学和医学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像代数这样的新科学,这些科学在适当的时候被欧洲采用。世界人口第一次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交换意见。世界人口的习惯,文化和生计受到来自不同土地的知识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是民生的节奏和文化的宝库。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兴和振兴文学传播的机会. 培养文学是培育文化。当文化得以持续时,它确保了人类的积极成 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多边文学交流不仅将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铺平道路 也将激励该地区的人民。我想在这里回顾一下浙江女性革命中国诗人秋瑾的线条和生活如何激发了距离印度南部Puducherry 3000英里的女性。印度伟大的国家诗人Subramania Bharathi 译了秋瑾的传记素描, 于1918年5月在泰米尔语的亚洲评论杂志上发表。 他描述了她在福建厦门出生后的生活,她不愉快的婚姻,她的日本之旅,她与孙中山的关系,她与革命社会的联系,过度抛弃了Quing王朝,她的期刊,她的口才,最后她的执行在31岁。他甚至翻译了她的一个演讲和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被用来教育印度妇女的权利,并激励她们寻求自己的权利。在英国统治下,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可以记住,这种翻译是在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当沟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完成的! 但对于那些了解巴拉希的人来说,选择归津的诗歌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就是女性权利的斗士。但对于我们来说,当台湾诗人Yu Hsi转发将选定的Bharathi诗歌翻译成普通话时,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Yu博士还翻译了Thirukural,这是一个经典的泰米尔语文本,由1330个对联组成,强调普遍的兄弟情谊,真理和其他道德价值观。这是圣诗人Thiruvalluvar最重要的泰米尔语作品之一。 “我承认Tirukkural是一个通用的经文,因为没有具体提及任何特定的种族,宗教,国家或规则”,Yu Hsi在获得翻译奖时说道。 Kural文本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由Cheng His 于1967 年制作, 由马来亚大学印度研究系出版并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能有趣的是,Thirukural和经典伦韵中的儒家谚语在很多方面相似。 Thiruvalluvar和孔子都强调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行为。与Thiruvalluvar相似,孔子主张正义包含人类原则,除了仁慈,正义,忠诚和可信赖的美德作为生活的基础。 石井是305本诗集,应该是由孔子制作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本书,由印度外交官Sridharan Madhusudhanan翻译成泰米尔语。 Sridharan说:“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泰米尔人的Sangam文学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引用现代文学的最新例子,我很高兴与您分享我的一篇短篇小说,Thappu Kanakku(错误的数学)被翻译成中文。我在这里附上了一份副本,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 从中国人到泰米尔语的翻译工具已经到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服务负责人赵江女士和她的同事们编写了一份中文 - 泰米尔语词汇表。当然,翻译并没有将单词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它超越了文字。如果不了解美学,精神和文化习语,那么好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地语是印度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印度北部。一些印地语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2016年1月,在德里发行了由15世纪盲人诗人苏达斯(Surdas)收集的灵魂诗集Sursagar的中文译本。译文由一位着名的中国学者江景奎教授完成。蒋景奎教授是北京大学印地语系主任和南亚研究主任。 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和印度经典和当代作品在互惠基础上的计划翻译系列的开始,这一倡议在中国总理勒克强先生与当时的印度总理博士达成的联合公报中得到提及。曼莫汉辛格于2013年5月在新德里举行 随后两国领导人的文化倡议得到了加强。选择翻译成印地语的一些中国文学是:孔子和儒家经典;宣唐与大唐时期的西游记;巴金和他的代表作“家庭”;老舍和骆驼男孩;茅盾和他的午夜;郭沫若选集;冰心和她的代表作品;徐志摩及其入选作品;王蒙和万岁青年;刘振宇,看起来很美; A Lai和Red Poppies;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互动;陈忠实和白鹿平原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两个事实: 1.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从两种相似的古代文化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文献的翻译并非不可能。所需要的只是两国作家之间的主动性和合作 2.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不信任。最好通过各国之间通过翻译进行多边文学交流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要求广东省作家协会制定计划,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翻译项目。建立一个委员会,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该项目,这可能是有用的。我愿意为这一倡议提供最好的支持。 我感谢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的看法。 *** Annexure to my speech :错算 玛兰 译自谈米尔文 贾娜妮迫不及待地期盼阿公快点来到她身边。 她有个问题急着要问阿公,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问阿公——她数学考题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 贾娜妮又一次拿起试卷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题的答案上被划了一条红线,一旁还写着一个大大的“0”。贾娜妮四岁的小脑袋里当然清楚知道“0”是什么意思——她答错了。可是7 x 2 = 14怎么会错呢?就是这一点她怎么也想不通。 贾娜妮上个月刚满四岁,但是她格外机灵,不像一般四岁的孩子。她的手一刻都停不下来,总要搞些恶作剧;她的小嘴总是忙着问东问西——“海为什么是蓝的?”、“树为什么是青的?”、“闪光纸是从哪里来的?”、“牛淋了雨会不会感冒?”、“电脑为何什么都知道?”、“难道上帝是电脑吗?” 只要一回答贾娜妮那一大堆的问题,就像捅了马蜂窝那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地飞涌出来。当她像连珠炮似地问了又问时,爸爸会对她说:“好了, 孩子,够了。”要不就是妈妈劝她停下来:“宝贝,你不该这样说话。” 但是,阿公就不一样。他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所有的问题,不恼怒,不厌倦,甚至兴致勃勃地,似乎他自己也是个好奇的孩子似的。 他慢慢地教她怎样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告诉她:“打破常理思考问题,往往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教导她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他会先在计算器上按出数字“7”,再把它倒过来,告诉她那是淡米尔文的字母“ட”;他会按出数字“3”,然后倒过来,对她说那是英文字母“E”;他还说数字“0”就是英文字母“O”。 贾娜妮想:要是问阿公,他就能解释为什么她的答案是错的了。 阿公终于来了。他一看试卷就大惊失色道:“什么?零分?是什么题目?快给我看看。” 他一把抓起试卷,大声读出题目: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他再打开贾娜妮的答卷,见到她的答案是 “7 X 2 = 14”,老师在她的答案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叉,还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 “0”。 “答错了吗,阿公?怎么会错呢?” “这就是我搞不懂的地方啊!” 第二天,阿公请了假,陪贾娜妮去学校,单独见了她的数学老师,并把卷子带去给她看。 “老师,这个答案错在哪里?” 数学老师并没有接过他手中的卷子,只是瞥了一眼。 “哦!你是说这道题啊?” “为什么错了呢?” “把题目答错了。” “怎么错了?” 老师摆了摆手,示意阿公不要再说下去。 “我会告诉你为什么错了。这道题我们先前在课堂上已经解答过了。” “是怎么解答的?” “一个星期有七天,所以两个星期就该是2 x 7 = 14。” “就算这样,孩子的答案是7 x 2 = 14,有什么不妥呢?” “答错啦,她应该完全按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答题。我们教的是2 x 7 = 14,而她的算法是7 x 2 = 14,这就错啦!” “老师,这不公平!”阿公大声争辩道:“我要向校长投诉。” “那就请便吧。” 教师满不在乎地回应。 阿公见了校长。校长摘下戴在鼻梁上的眼镜,换上一副老花眼镜,把问卷和答卷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认真地听着阿公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请等一下,我要查查这是怎么回事。”校长说。 贾娜妮的数学老师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她手里还拿着数学练习册,仿佛早就知道会被叫来问话。 “这是为什么?” 校长问她。 “校长,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作过这道题了。” 数学老师把练习册放在校长桌子上,然后打开。 “可是这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写出同样的答案。” “那又怎样?难道7 x 2 = 14错了吗?”阿公生气地问。 “事情也不全是这样,出这道题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老师解释说。 “抱歉,这位先生,这样看来是您的孙女上课不专心,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教育她!”校长说。 阿公听了猛地站了起来,把椅子往后一推,转身就走。 见教育部官员要等两个多小时,阿公坐在办公室外走廊的长凳上等候接见。其间,他看到进进出出教育部官员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拿着一叠叠的文件,给他批阅签字。教育部官员批完了文件,又要马上出去办事。离开之前,他将贾娜妮的阿公请进了办公室。 教育部官员说:“先生,我有急事要外出处理,请在五分钟内把事情说完。” 阿公迅速地叙述事情的经过,可是话还没讲完就被这位官员打断了。 “幼稚园的高年级和低年级不归我们管。”他说。 “尽管这样,您不觉得事情不公平吗?” “什么?” “给正确的答案打零分?” “我不能说您孙女的答案完全错了,应该是部分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沉思了一下。 “您可以给我一封信说明她的答题有部分正确吗?” “我们不能白纸黑字地写给你。” “不能写7 x 2 = 14吗?” “不是这样。 这事一来超出了我的权限, 二来连甘地都曾经说过,做事不仅结果要正确,使用的方法也要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不知道是否该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教育部长,讨个公道。他想:在把事情闹大以前,至少要先跟贾娜妮的父母谈谈。事实上,他们或许会对他自作主张,将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而感到不满与不安。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最后都是他们的孩子——贾娜妮,去面对因他这个阿公的鲁莽举动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他们肯定不会对孩子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而无动于衷。当天晚上,他在餐桌上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贾娜妮的父母。 “爸,老师也许错了。可是贾娜妮为什么不严格按照老师所教的去答题呢?”贾娜妮的父亲说。 “这个嘛,她是没完全照答,不过这有错吗?” “可她为什么不照答呢?”贾娜妮的妈妈问。 “那就问她吧。” “贾娜妮!”贾娜妮的爸爸厉声喊道。 贾娜妮朝爸爸跑过来,问道:“什么事, 爸爸?”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贾娜妮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问跟试卷相同的问题。 “14。”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怎么算的?” “7乘以2等于14。” “为什么要乘以2?一个星期有七天,应该是2乘以7, 对不对?” “不对,阿公。一个星期有一个星期天、一个星期一、一个星期二……,一共七天,两个星期就有两个星期天、两个星期一、两个星期二……”,她开始扳着手指算起数来。“这样, 七天,每天有两次,这就是为什么要七乘以二。” “讲得好!”阿公大声喝彩。 “这就是创新思维。全班同学都像鹦鹉学舌,照搬老师教的算法,只有你懂得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意!这就是智慧!” 阿公高兴得跳了起来。 “爸,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也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事。” “你在说什么?” “别忘了,她是个女孩子,是个想法独特的女孩子。她长大以后就会问很多问题,会质疑我们传承已久的传统和信仰。她会因为想法与众不同而受伤。如果她不能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相融合的话,不仅她自己要受罪,而且还会累及他人。 “那又怎样?” “唉,就完全照你老师教的做题吧。不要自作聪明,好吗?”贾娜妮的爸爸边说边站起来,离开餐桌。 阿公瞪大双眼凝视了贾娜妮片刻,蓦然起身,将贾娜妮紧紧地抱在怀里,眼中闪着泪光。 :
一个机会
增进了解
Maalan V. Narayanan (India)
我来自一个用24种语言写作并讲数百种方言的国家.
在这24种语言中,有五种是古典语言,这意味着它们已存在了2000多年.
它们的剧本和口音各不相同。文学是我们之间的文化交流.
我们通过翻译了解彼此的情感,尊重价值观并交换意见.
文学是心灵的音乐。翻译是思想的魔力。我们每天都在体验这一点,尤其是当您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旅行时.
通往印度的丝绸之路与我的语言泰米尔语一样古老. 在第二世纪,Chola帝国遍布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锡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在印度尼西亚拥有领土权. Cholas控制了马六甲和Su他海峡的海上丝绸之路.
他们对印度尼西亚和马来亚的征服在中世纪马来编年史Sejarah Melaya中有所描述。
他们将海峡控制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以加强与中国的贸易。据中国宋朝报道,Chola国王Kulothunga的一个大使馆于公元1077年到达中国法院。这个大使馆是一个贸易企业,他们返回了81,800串铜币以换取香料
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最大贡献不仅仅是少数商品的交易,而是亚洲,欧洲和非洲之间的思想,艺术和科学交流。这是世界上第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来自印度的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游客如Fa Hein(法西安),Hiuen Tsang(Xuanxang)
等人通过这些古老的路线访问了印度,马可波罗在穿越丝绸之路时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宏伟
阿拉伯人从印度和中国学习数学和医学知识,并致力于培养像代数这样的新科学,这些科学在适当的时候被欧洲采用。世界人口第一次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交换意见。世界人口的习惯,文化和生计受到来自不同土地的知识和思想的影响。
文学是民生的节奏和文化的宝库。海上丝绸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振兴和振兴文学传播的机会. 培养文学是培育文化。当文化得以持续时,它确保了人类的积极成
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多边文学交流不仅将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国家铺平道路 也将激励该地区的人民。我想在这里回顾一下浙江女性革命中国诗人秋瑾的线条和生活如何激发了距离印度南部Puducherry 3000英里的女性。印度伟大的国家诗人Subramania Bharathi 译了秋瑾的传记素描, 于1918年5月在泰米尔语的亚洲评论杂志上发表。 他描述了她在福建厦门出生后的生活,她不愉快的婚姻,她的日本之旅,她与孙中山的关系,她与革命社会的联系,过度抛弃了Quing王朝,她的期刊,她的口才,最后她的执行在31岁。他甚至翻译了她的一个演讲和一首诗。所有这些都被用来教育印度妇女的权利,并激励她们寻求自己的权利。在英国统治下,印度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可以记住,这种翻译是在100年前,也就是1918年,当沟通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完成的!
但对于那些了解巴拉希的人来说,选择归津的诗歌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就是女性权利的斗士。但对于我们来说,当台湾诗人Yu Hsi转发将选定的Bharathi诗歌翻译成普通话时,这确实是一个惊喜。
Yu博士还翻译了Thirukural,这是一个经典的泰米尔语文本,由1330个对联组成,强调普遍的兄弟情谊,真理和其他道德价值观。这是圣诗人Thiruvalluvar最重要的泰米尔语作品之一。
“我承认Tirukkural是一个通用的经文,因为没有具体提及任何特定的种族,宗教,国家或规则”,Yu Hsi在获得翻译奖时说道。
Kural文本的第一个中文译本由Cheng His 于1967 年制作, 由马来亚大学印度研究系出版并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
可能有趣的是,Thirukural和经典伦韵中的儒家谚语在很多方面相似。 Thiruvalluvar和孔子都强调一个普通人的道德行为。与Thiruvalluvar相似,孔子主张正义包含人类原则,除了仁慈,正义,忠诚和可信赖的美德作为生活的基础。
石井是305本诗集,应该是由孔子制作的,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一本书,由印度外交官Sridharan Madhusudhanan翻译成泰米尔语。 Sridharan说:“中国古代文学与古代泰米尔人的Sangam文学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引用现代文学的最新例子,我很高兴与您分享我的一篇短篇小说,Thappu Kanakku(错误的数学)被翻译成中文。我在这里附上了一份副本,希望你能喜欢这个故事。
从中国人到泰米尔语的翻译工具已经到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泰米尔服务负责人赵江女士和她的同事们编写了一份中文 - 泰米尔语词汇表。当然,翻译并没有将单词的意义从一种语言转变为另一种语言。它超越了文字。如果不了解美学,精神和文化习语,那么好的翻译几乎是不可能的
印地语是印度广泛使用的语言,特别是印度北部。一些印地语的经典作品被翻译成中文。 2016年1月,在德里发行了由15世纪盲人诗人苏达斯(Surdas)收集的灵魂诗集Sursagar的中文译本。译文由一位着名的中国学者江景奎教授完成。蒋景奎教授是北京大学印地语系主任和南亚研究主任。
他的作品标志着中国和印度经典和当代作品在互惠基础上的计划翻译系列的开始,这一倡议在中国总理勒克强先生与当时的印度总理博士达成的联合公报中得到提及。曼莫汉辛格于2013年5月在新德里举行
随后两国领导人的文化倡议得到了加强。选择翻译成印地语的一些中国文学是:孔子和儒家经典;宣唐与大唐时期的西游记;巴金和他的代表作“家庭”;老舍和骆驼男孩;茅盾和他的午夜;郭沫若选集;冰心和她的代表作品;徐志摩及其入选作品;王蒙和万岁青年;刘振宇,看起来很美; A Lai和Red Poppies;季羡林与中印文化互动;陈忠实和白鹿平原
所有这些例子都表明两个事实:
1.印度文学与中国文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是从两种相似的古代文化演变而来的。因此,这些文献的翻译并非不可能。所需要的只是两国作家之间的主动性和合作
2.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成功取决于消除国家与人民之间的不信任。最好通过各国之间通过翻译进行多边文学交流来实现这一目标
我要求广东省作家协会制定计划,推进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翻译项目。建立一个委员会,每个国家都有代表参与该项目,这可能是有用的。我愿意为这一倡议提供最好的支持。
我感谢广东省作家协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给我这个机会分享我的看法。
***
Annexure to my speech
:错算
玛兰
译自谈米尔文
贾娜妮迫不及待地期盼阿公快点来到她身边。
她有个问题急着要问阿公,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问阿公——她数学考题的答案到底是对还是错?
贾娜妮又一次拿起试卷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题的答案上被划了一条红线,一旁还写着一个大大的“0”。贾娜妮四岁的小脑袋里当然清楚知道“0”是什么意思——她答错了。可是7 x 2 = 14怎么会错呢?就是这一点她怎么也想不通。
贾娜妮上个月刚满四岁,但是她格外机灵,不像一般四岁的孩子。她的手一刻都停不下来,总要搞些恶作剧;她的小嘴总是忙着问东问西——“海为什么是蓝的?”、“树为什么是青的?”、“闪光纸是从哪里来的?”、“牛淋了雨会不会感冒?”、“电脑为何什么都知道?”、“难道上帝是电脑吗?”
只要一回答贾娜妮那一大堆的问题,就像捅了马蜂窝那样,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没完没了地飞涌出来。当她像连珠炮似地问了又问时,爸爸会对她说:“好了, 孩子,够了。”要不就是妈妈劝她停下来:“宝贝,你不该这样说话。”
但是,阿公就不一样。他会不厌其烦地回答她所有的问题,不恼怒,不厌倦,甚至兴致勃勃地,似乎他自己也是个好奇的孩子似的。 他慢慢地教她怎样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他告诉她:“打破常理思考问题,往往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他教导她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不同之处。他会先在计算器上按出数字“7”,再把它倒过来,告诉她那是淡米尔文的字母“ட”;他会按出数字“3”,然后倒过来,对她说那是英文字母“E”;他还说数字“0”就是英文字母“O”。
贾娜妮想:要是问阿公,他就能解释为什么她的答案是错的了。
阿公终于来了。他一看试卷就大惊失色道:“什么?零分?是什么题目?快给我看看。” 他一把抓起试卷,大声读出题目: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他再打开贾娜妮的答卷,见到她的答案是 “7 X 2 = 14”,老师在她的答案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叉,还在旁边写了一个大大的 “0”。
“答错了吗,阿公?怎么会错呢?”
“这就是我搞不懂的地方啊!”
第二天,阿公请了假,陪贾娜妮去学校,单独见了她的数学老师,并把卷子带去给她看。
“老师,这个答案错在哪里?”
数学老师并没有接过他手中的卷子,只是瞥了一眼。
“哦!你是说这道题啊?”
“为什么错了呢?”
“把题目答错了。”
“怎么错了?”
老师摆了摆手,示意阿公不要再说下去。
“我会告诉你为什么错了。这道题我们先前在课堂上已经解答过了。”
“是怎么解答的?”
“一个星期有七天,所以两个星期就该是2 x 7 = 14。”
“就算这样,孩子的答案是7 x 2 = 14,有什么不妥呢?”
“答错啦,她应该完全按照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答题。我们教的是2 x 7 = 14,而她的算法是7 x 2 = 14,这就错啦!”
“老师,这不公平!”阿公大声争辩道:“我要向校长投诉。”
“那就请便吧。” 教师满不在乎地回应。
阿公见了校长。校长摘下戴在鼻梁上的眼镜,换上一副老花眼镜,把问卷和答卷翻来覆去看了几遍,认真地听着阿公陈述事情的来龙去脉。
“请等一下,我要查查这是怎么回事。”校长说。
贾娜妮的数学老师被请进了校长办公室,她手里还拿着数学练习册,仿佛早就知道会被叫来问话。
“这是为什么?” 校长问她。
“校长,我们在课堂上已经作过这道题了。”
数学老师把练习册放在校长桌子上,然后打开。
“可是这名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写出同样的答案。”
“那又怎样?难道7 x 2 = 14错了吗?”阿公生气地问。
“事情也不全是这样,出这道题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老师解释说。
“抱歉,这位先生,这样看来是您的孙女上课不专心,您回去可要好好教育教育她!”校长说。
阿公听了猛地站了起来,把椅子往后一推,转身就走。
见教育部官员要等两个多小时,阿公坐在办公室外走廊的长凳上等候接见。其间,他看到进进出出教育部官员办公室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都拿着一叠叠的文件,给他批阅签字。教育部官员批完了文件,又要马上出去办事。离开之前,他将贾娜妮的阿公请进了办公室。
教育部官员说:“先生,我有急事要外出处理,请在五分钟内把事情说完。”
阿公迅速地叙述事情的经过,可是话还没讲完就被这位官员打断了。
“幼稚园的高年级和低年级不归我们管。”他说。
“尽管这样,您不觉得事情不公平吗?”
“什么?”
“给正确的答案打零分?”
“我不能说您孙女的答案完全错了,应该是部分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沉思了一下。
“您可以给我一封信说明她的答题有部分正确吗?”
“我们不能白纸黑字地写给你。”
“不能写7 x 2 = 14吗?”
“不是这样。 这事一来超出了我的权限, 二来连甘地都曾经说过,做事不仅结果要正确,使用的方法也要正确。”
贾娜妮的阿公不知道是否该把这件事情上报给教育部长,讨个公道。他想:在把事情闹大以前,至少要先跟贾娜妮的父母谈谈。事实上,他们或许会对他自作主张,将事情闹到这种地步而感到不满与不安。因为不管结果如何,最后都是他们的孩子——贾娜妮,去面对因他这个阿公的鲁莽举动所带来的后果。当然,他们肯定不会对孩子遭受这样不公平的对待而无动于衷。当天晚上,他在餐桌上轻描淡写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贾娜妮的父母。
“爸,老师也许错了。可是贾娜妮为什么不严格按照老师所教的去答题呢?”贾娜妮的父亲说。
“这个嘛,她是没完全照答,不过这有错吗?”
“可她为什么不照答呢?”贾娜妮的妈妈问。
“那就问她吧。”
“贾娜妮!”贾娜妮的爸爸厉声喊道。
贾娜妮朝爸爸跑过来,问道:“什么事, 爸爸?”
“一个星期有七天,两个星期有多少天?”
贾娜妮不明白为什么爸爸要问跟试卷相同的问题。
“14。”她犹豫了一下才回答。
“怎么算的?”
“7乘以2等于14。”
“为什么要乘以2?一个星期有七天,应该是2乘以7, 对不对?”
“不对,阿公。一个星期有一个星期天、一个星期一、一个星期二……,一共七天,两个星期就有两个星期天、两个星期一、两个星期二……”,她开始扳着手指算起数来。“这样, 七天,每天有两次,这就是为什么要七乘以二。”
“讲得好!”阿公大声喝彩。
“这就是创新思维。全班同学都像鹦鹉学舌,照搬老师教的算法,只有你懂得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意!这就是智慧!” 阿公高兴得跳了起来。
“爸,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也就是我们所担心的事。”
“你在说什么?”
“别忘了,她是个女孩子,是个想法独特的女孩子。她长大以后就会问很多问题,会质疑我们传承已久的传统和信仰。她会因为想法与众不同而受伤。如果她不能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相融合的话,不仅她自己要受罪,而且还会累及他人。
“那又怎样?”
“唉,就完全照你老师教的做题吧。不要自作聪明,好吗?”贾娜妮的爸爸边说边站起来,离开餐桌。
阿公瞪大双眼凝视了贾娜妮片刻,蓦然起身,将贾娜妮紧紧地抱在怀里,眼中闪着泪光。